“钟灵水木地,毓秀清华园”清华园,多少莘莘学子所向往的地方。这里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还学子内心一片宁静,还学习一片乐土安详。走在清华校园的路上如踏春风似的喜悦,触摸清华的青苔石墙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学术芬芳。可是有一个人这样说道:“清华对某些学生来说就是噩梦”。
他叫沈帆 。
北京坦程建筑设计师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
认识--建筑
建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入学之前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似乎一切都是机缘,他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选择了这所大学中最强的专业。 “能考上清华大学,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小时候总是发烧,烧的记忆力下降,不过还好自己比较勤奋,理解能力、反应能力都比较好,因此数理化这些学的都不错。”
学习建筑之中,他渐渐发现了一些不同,“建筑学不属于纯理科学科,它还需要注重社会人文,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而艺术是没有标准法则,与自己高中熟悉的数理化思维不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解答,于是他努力调整自己适应新的思维方式。
大二时,他已经了解到,建筑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但对于什么是设计,什么是建筑,还可能没有清晰的认识。如今回忆起来,那时与现在相比学习条件差很多,中国刚进入改革开放整个社会与外界的沟通才刚开始。可了解的资料不多,不要说互联网,连参考书都少的可怜。也没有电脑PPT,老师讲课都是用幻灯片和投影仪。
系里图书资料室里可看到往昔优秀学生的作业。与国外及国内建筑界的交往也不像现在这么频繁。到了高年级,才有老教师带。但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知识及能力现在看也有局限。
他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强的专业,是不是应该是培养大师的摇篮”可是清华并没有大师辈出。多年后,他明白一个道理,清华并不能成为大师的摇篮。能考上它的学生固然很优秀,但他们并不能一定具备成为大师的素养。
学习--建筑
对于中国学霸的奥秘,他认为:“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并不能选出社会顶尖人才,人的智力可以由三个能力来衡量。一个是记忆力,一个是反应速度,还有就是逻辑思维。大多数的学霸们都是记忆力超群,因为中国的考试几乎考的是知识点,这需要大量的背诵记忆。高分的学生可以去好的学校,选择好的专业,而建筑专业其实不一定适合这样的学生。
能上清华的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很高,要求的各种能力也很均衡,可以说清华筛选的人在学习建筑这个专业方面基本上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匠人,好的传承者,但传承对社会进步起不到推动作用。而那些非常偏科的上不了清华,这样的人可以在某一方面上扎的很深,表现的特别突出,在其他方面可能很弱,甚至为零,可是往往这些人可以对社会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学习建筑是需要有一定的天赋,作为建筑师需具备敏锐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强大的沟通表达能力,是情商和智商的叠加,建筑学是偏艺术类的,凡艺术门类都有一定的特殊能力。对大师的认知,比如画家对色彩的认知,音乐家对乐感的认知,厨师对味道的认知等。
而清华在我们那个年代属于理工院校很多学生不具备美术功底,加上早期美术教育的缺失,使得培养出一个好建筑师就是凤毛菱角风貌棱角。意识到这一点,他开始让自己渐渐地从一个理科生过渡到艺术生,每天写写画画,画画写写,经常去图书馆补充人文知识。如今的绘画水平也以不比专业的美术生差,对于建筑也有了真正的开悟。
沈帆--心声
“现代建筑领域,柯布西耶是开拓者,后来人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如果把建筑比作一棵树,第一代大师就应该叫做树干,而后代大师更像树干上长出的枝桠。
从大师的类型上来看,有“天才、偏才、怪才、通才”之说,“天才”又称之为“大象之才”为开天辟地,万世师表,如第一代和现代定义大师。
“偏才”只专攻于一门并有自己的建树,如贝聿铭之几何体,安藤之装饰混凝土,“怪才”有自己独到的特点,但受众有限不能广泛的影响后世,如文丘里之后现代,皮特埃森曼之解构主义。“通才”没有独到的风格但精通不同门类,如国内的众多大师,这类人其实已经不能称其为才,应称之为“巨匠”更为合适。
而现在风靡一时的扎哈风格,应归于“偏才”和“怪才”之间,由于其更偏重于艺术及形态的表达,我认为她更像是一个伟大的雕塑家。做的都是偏向艺术感形态的建筑,尽管大家都在玩形式,但也没有能比扎哈玩得好的。这些有才的人都有缺陷,他们具备了一些有异于常人的素质,才能成为一个行业里面的尖子。
“在西方的职业选择中,建筑早就不是一个挣钱的行业了,它基本属于个人的爱好,只有这样才能有持续坚持的动力。其实,我很感谢清华,在这个校园里我学会了思考,知道了自己的方向和人生的定位。但是,清华无法告诉学生未来该怎么办,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打开世界未知的大门。”
来源:《建筑档案》